车展对话

内容摘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孙燕 上海报道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MG发布全新品牌主张“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诞生于1924年的MG品牌,自2007年加入上汽集团以来,逐步强化品牌的年轻化形象。站在百年新起点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孙燕 上海报道

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MG发布全新品牌主张“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

诞生于1924年的MG品牌,自2007年加入上汽集团以来,逐步强化品牌的年轻化形象。站在百年新起点上,MG再次强调了年轻化战略的核心地位。

“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海外到处都能看到MG,为什么国内MG的身影这么少?”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表示,这可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全球市场承担的任务不只是提升市场占有率、强化品牌影响力,还要赚钱。“但是国内要不要那么‘卷’、不挣钱地卖车?我觉得可能在战略上有所选择。”

周钘曾把五菱带“破圈”。在他看来,MG品牌面临的情况和当年不一样,流量越来越贵,获取免费的流量越来越难。但周钘认为,MG品牌有三张牌,首先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次又足够年轻,最后是国际化。接下来,要围绕品牌、产品、营销、渠道打造年轻标签。

谈及产品规划,周钘透露,MG品牌规划了“3+3+1”的产品计划,即三台轿车、三台SUV以及一台与众不同的车。

渠道方面,MG品牌事业部销售运营总监陈天荣认为,此前MG一直以燃油车为主,如今MG车型的全面新能源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但MG一直在推动网内投资人的再投资,并启动了7亿资金的创业者投资计划,未来社区店也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

车展期间,就MG如何年轻化、出海等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了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MG品牌事业部销售运营总监陈天荣。

以下为采访实录(经摘编):

Q:上汽集团年初成立了大乘用车公司,这将如何赋能MG品牌?

俞经民:去年是MG品牌100周年,MG品牌20年前归于中国、加入上汽。MG在海外市场的基础要比在国内的基础好很多。随着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成立,MG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很快就会追上海外市场的销量。

Q:如何用年轻人的思维和喜好,打造MG这一主打年轻的品牌?

周钘:我觉得离不开四个“P”。首先最重要的是品牌建设,如果品牌不起来,后面的三个“P”都是空谈。在调研中,用户、经销商反复提及的几个词是:年轻、风尚、智趣。

其次是产品。没有产品做支撑,所有的营销都是浪费钱。MG品牌规划了“3+3+1”的产品计划,即三台轿车、三台SUV以及一台与众不同的车。我觉得6台车足矣,如果每台车的销量能达到5000台以上,那么全年能够接近40万台的销量目标,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集团赋予MG在国内市场的使命。

第三是营销。MG如果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唯一的出路是用年轻化的手段,把营销所有环节刷新一遍。因此,要打造公关、新媒体两个长板。 

最后是渠道。线下渠道方面,MG现在只有240多家门店,而且门店数量和质量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我希望销售顾问能够不再只谈价格,而要多讲产品。

Q:现在主打年轻的品牌很多,MG如何脱颖而出?

周钘:之所以MG要年轻,是经过对用户、经销商、内部等一系列调研,大家一致认为MG是年轻的。

怎样让MG的“年轻”脱颖而出?有两个代表年轻的动作,第一个是“跳”,第二个是“冲”。我们要把世界上所有与“跳”和“冲”相关的运动,变成MG的精神图腾。

“年轻”最关键的是要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努力,树立标签。这还是要回到我们提出的四个“P”——品牌要年轻、产品要年轻、营销要年轻、渠道要年轻。

其中,渠道年轻化和消费习惯有关。现在很多车企很难做到线上统一、下定价格统一,生态链产品能否选购、用户服务能否时刻在线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基于手机开展年轻化的汽车品牌服务,这是我们要在渠道服务上进行的突破。另外在渠道的体验上,如何让我们的渠道成为他们经常用、愿意花钱和时间的场景,这是漫漫长征的第一步。

Q:您曾把五菱带“破圈”。来到MG后,您下一步的营销动作是什么?

周钘:五菱作为一个传统品牌能够成功刷新,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反差。在2020年之前,五菱以商用车为主。之所以要改变,是因为调研发现大家觉得它不够年轻,同时商用车型比较多、车主年龄比较大,所以我们提出了要让品牌和年轻人玩在一起。

现在MG品牌面临的情况和当年不一样,流量越来越贵,获取免费的流量越来越难。怎样才能“破圈”?首先是产品要“生而破圈”,产品自身的吸引力要足够大。其次,品牌破圈最重要的是基础能力建设。未来我们要在公关和新媒体方面持续发力,让更多人喜欢MG品牌。当我们拥有了过硬的产品、有了喜欢MG品牌的用户,营销就会水到渠成。

Q:接下来MG在终端方面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陈天荣: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MG一直以燃油车为主。如今MG车型的全面新能源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我们一直在推动网内投资人的再投资。在一季度,已经有30家投资人正式完成了再投资。

其次,我们在今年春节后发布了一项7亿资金的创业者投资计划。其中,我们拿出5亿元,帮助有意向的职业经理人零成本、零压力建店创业;针对县域职业经理人市场规模小、开店压力大的情况,我们也拿出了2亿专项资金,用来支持专营店建设。

最近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加强对用户的触达能力。我们每天有超过200家经销商在线上做直播,用户线上看车更加方便;我们也在刷新手机APP的服务触点,1月推出了上门试驾和72小时深度试驾;还在苏州、杭州、上海试点了MG品牌第一批社区店,直接把服务触点开到用户家楼下。未来我们的社区店也将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

Q:车展期间,上汽集团与OPPO启动智能座舱战略合作,首款合作车型将在全新一代MG4上率先搭载。这款车还有哪些看点?

周钘:MG4是今年MG品牌最重磅的产品,没有之一。

这个细分市场主要有三类车型,一是价格在12万到16万元之间的“小钢炮”,二是8万到12万元之间的家庭增购型大车;三是8万元以下的经济代步车。

在海外,MG4卖得非常好。全新一代MG4目标是国际和中国同步。在国内,我们要锚定8-11万元的细分市场。 

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这台车有三个最大的点:第一是车长最长、轴距最大;第二是长续航,电池续航里程达到537km;第三是智趣,除了与OPPO战略合作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层面还有另外的体系。大空间、长续航、真智趣,这是全新一代MG4的三个长板。

Q:怎么看待MG今后在国外出海的前景?

俞经民:2023年MG在欧洲的销量超过了20万辆。2024年尽管被加征高额关税,销量还是逆势增长到24.34万辆。欧洲是全球汽车工业重地,中国车如果只是靠低价去竞争,肯定不受待见。MG不是靠低价,我们有很好的选择。 

不光是品牌,包括辅助驾驶系统能否带到全球很关键。我们在全球,车机语音功能有超过23种语言,可以进行直接的语言沟通,串联用户、车辆和日常的生活,这个优势是比较大的。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