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竞相涌入科创赛道

内容摘要政策护航下,当前金融资源加快流向科创企业,“投早投小投长”生态逐步形成。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除了银行信贷投放计划向该领域大幅度倾斜外,多地还成立了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此外,根据最新释放的政策信号,国家创业

政策护航下,当前金融资源加快流向科创企业,“投早投小投长”生态逐步形成。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除了银行信贷投放计划向该领域大幅度倾斜外,多地还成立了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此外,根据最新释放的政策信号,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近期将设立,伴随AIC股权投资试点持续扩容,更多科创企业将迎来海量“源头活水”。

记者发现,金融业“投早投小投长”力度正在加大,许多科创企业在规模化盈利的“前夜”,就已取得银行信贷支持。

AR眼镜行业的“独角兽”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商业化运营,在此之前,公司进行了整整八年的潜心研发和技术储备。“当初广发银行信贷资金介入的时候,这家公司其实还在盈利‘前夜’。”广发银行余杭支行副行长姚佳颖说。

光粒科技负责人说,广发银行在对公司经营状况、研发实力和市场前景进行综合评估后,在公司盈利前就给予800万元纯授信支持,随着光粒商业化铺开,进入实质性营收阶段,广发给光粒纯授信额度提至小几千万。

“不重历史财务数据、重企业成长性”,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常常听到的话。当前,银行纷纷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工行在全国设立25家区域性科技金融中心,农行的科技专业支行数量已接近300家,中行设立中银科创母基金……

不止信贷资金,多类资金正接力担当耐心资本,竞速科技企业赛道。

创投机构已深度参与硬科技领域的长期布局。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2月,投资案例数量513起,同比增加45%。投资热门赛道中,电子信息以半导体为核心驱动力,占行业总规模的65.5%,人工智能同步升温,资本加速向政策强支撑的硬科技(半导体/AI)、医疗创新及区域产业高地集中。

“传统融资方式难以匹配科创企业高风险和长回报周期的特征。创业投资可以提供早期资本供给,破解融资难题。”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表示。

地方层面,多地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作用,鼓励以科技产业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链快速发展。例如,北京近两年陆续新设8只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涵盖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新材料、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等关键产业领域,总初始规模达1000亿元。河北省邯郸市日前完成先进制造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审批流程,基金规模3亿元,重点支持天使期、早中期科技企业技术研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多层次市场体系也在发力。4月8日,华夏、易方达、招商、鹏华、博时、南方等6家公司的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集中成立,募集规模合计132.42亿元。在此之前,已有2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成立,2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4月7日完成募集,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目前,1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已超170亿元。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随着AIC股权投资试点持续扩容,更多科创企业将迎来海量“源头活水”。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依托银行表内资本,AIC基金的期限相对较长,这使其能够践行“投早、投小、投长期”的理念,支持过去资本不敢或不愿投资的前沿赛道,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织就多元化资金“生态网”。

破解科技类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多部门政策还在持续加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增加对科技创新类企业信贷投放。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创业投资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科技类企业需求各有不同,应针对其特点和需求,匹配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输血”,助力“造血”,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此外,要进一步优化、落实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全过程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