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政策指引下的鸿蒙进化论:开放创新如何重塑移动应用生态版图

内容摘要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提出,“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提出,“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层面对鸿蒙生态建设的支持,更进一步提振了公众对鸿蒙的信心。作为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构建自主软件生态的关键抓手。

‌政策红利激活鸿蒙千亿赛道

当前,在“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和“鼓励开源共建”的政策框架下,鸿蒙生态发展已进入红利释放期,其价值增量将沿“政策扶持—生态扩容—商业变现”链条逐级传导,创造多维机遇。

我们看到,众多的地方政府已经行动起来。为了鼓励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到鸿蒙生态系统,深圳市印发《深圳市支持开源鸿蒙原生应用发展2024年行动计划》,支持鸿蒙原生应用企业在深集聚发展壮大。通过实施软件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扶持计划、软件企业资质能力提升项目,吸引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运营企业落户深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鸿蒙原生应用开发服务外包业务,达到50万人鸿蒙开发者规模。全国10余个省(市)创新开源支持举措,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边界持续拓展,社区共建单位超70家,先后落地“矿鸿”“电鸿”“移鸿”“警鸿”等系列产品,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助力能源、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加快构筑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在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华为公司也通过“耀星计划”投入10亿元激励基金,并承诺为优质应用提供应用商店首页推荐、联合营销等资源。政策红利有效缩减开发者的技术适配成本,催化了应用生态的规模性扩容。

鸿蒙生态的繁荣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在于其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深远影响。国内包括央视在内的权威媒体纷纷指出,鸿蒙生态标志着中国科技在操作系统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鸿蒙生态的估值逻辑正在转变:从早期在“国产自主”上的“安全概念”,现阶段则聚焦生态扩张带来的“入口价值”。有分析机构指出,鸿蒙生态软硬件市场空间或达千亿级别。

鸿蒙优势期待拉满,万物互联未来可期

随着鸿蒙生态的不断壮大,其未来发展潜力备受期待。目前,鸿蒙系统在流畅度、安全性等方面持续突破,其独有的功能体验和持续繁荣壮大的生态建设,也为消费者勾勒出一幅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新图景。未来,鸿蒙系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可控和全球化发展。

自鸿蒙原生应用生态建设启动以来,众多生态伙伴积极参与其中,全力推进应用适配和技术优化。截至目前,鸿蒙开发者已突破720万,鸿蒙生态设备数超过10亿台,鸿蒙原生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过20000个,覆盖18个行业。特别是在通用办公领域,鸿蒙应用已覆盖全国3800多万家企业,为企业用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众多生态伙伴表示,鸿蒙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未来将持续投入资源,加速应用适配和技术迭代,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智能的体验。华为与全国超过300所高校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深化,为鸿蒙生态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政策、技术、市场的三重驱动下,鸿蒙生态已迈过“生存线”,正奔向“爆发线”。政策定调让鸿蒙生态站在了新的历史坐标上。在这场自主操作系统的攻坚战中,政策支持、市场力量、开发者、企业与用户的共同参与成为鸿蒙生态繁荣的不竭动力。当更多参与者以开源精神投身鸿蒙生态建设,中国软件产业将书写一个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引领的新故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