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动力产业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朱雀三号”火箭天鹊系列发动机第 100 台下线

内容摘要IT之家 4 月 15 日消息,我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所使用的天鹊系列发动机今日完成第 100 台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产业迈入了规模化应用阶段。据介绍,这样的量产能力能够为进入太空的火箭提供源源不断的“心脏”,从而提高发射频次

IT之家 4 月 15 日消息,我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所使用的天鹊系列发动机今日完成第 100 台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产业迈入了规模化应用阶段。

据介绍,这样的量产能力能够为进入太空的火箭提供源源不断的“心脏”,从而提高发射频次,对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朱雀三号的试验箭去年 9 月完成 10 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朱雀三号今年下半年将迎来首飞,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枚可回收运载火箭。

目前,朱雀三号的动力试车箭已完成整箭装配,正式进入地面试验和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IT之家注:传统的火箭制造和发射成本非常高,如果能够实现火箭的可回收以及可重复使用,火箭单次发射的成本将降低约 70%。低成本的发射能够让我国更加频繁地部署卫星,比如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目前,天鹊系列发动机目前已经具备年产 100 台的能力。

近年来,工程师们也开始进行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探索,传统的制造发动机的过程就像是手工雕刻象牙,需要切割、焊接、打磨几百个零件,故障风险比较高,通过 3D 打印的方式不仅可以将发动机制作的可靠性提高,还能减少材料浪费,使得它的制作周期再缩短。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