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力与衰退的新生物标志物,有助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认知受损进展到痴呆症一般需要2~20年。虽然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检测技术已取得进展,但这些指标无法完全解释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观察到的认知受损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ony Wyss-Coray与合作者对美国、瑞典和芬兰的6个独立人群共计3397人的脑脊液开展了大规模蛋白质分析,脑脊液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液体。他们将分析结果与受试者脑脊液和脑扫描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数据、认知功能、年龄、性别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如APOE4)相结合,发现特定脑脊液蛋白与认知受损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独立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发现,YWHAG和NPTX2这两种突触蛋白的比例,可能是比当前金标准生物标志物更为可靠的认知受损指标。该比例,即YWHAG:NPTX2上升与认知受损和痴呆症概率升高相关。这个比例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会随正常增龄而上升,而且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和进展。
新的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作者指出,它或许还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试验提供更灵敏的认知改变标志物。(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10.1038/s41591-025-03565-2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