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距离“企业家”,中间差了什么?

内容摘要“于变革的风云中捕捉机遇寻求破局;在创新的征程上大胆探索,自我重塑。”在你的印象里,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如果你足够乐观,或许会回答“苦心沉淀,静待花开”。但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会告诉你,创业是一扇“旋转门”。他们深知,商业洞察和技术能力并不

“于变革的风云中捕捉机遇寻求破局;在创新的征程上大胆探索,自我重塑。”

在你的印象里,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如果你足够乐观,或许会回答“苦心沉淀,静待花开”。但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会告诉你,创业是一扇“旋转门”。他们深知,商业洞察和技术能力并不是创业故事的全部,许多外部因素都有机会主导项目的生死。一个创业项目在启动不久后就迅速退出市场,这才是常态。在线设计协作平台“Canva”便是创业故事的典型例子。Canva是目前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初创公司之一,年收入超过25亿美元,月均活跃用户数量超过2亿,用户累计创作作品超过150亿份,媒体们已经习惯性地使用“Adobe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个定语来描述他们的市场地位。去年9月,Canva因决定上市再度引发关注。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业绩出色的Canva届时估值大概率将超过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有望打破2022年以来IPO市场的低迷局面,创造风险投资行业近几年来最佳回报案例,为创投行业注入久违的信心。投资人们对这个“预测”做出了“真金白银”的认可,Canva的老股随之交易快速升温,交易估值在一周内从385亿美元飙升到490亿美元。然而回溯创业之初,Canva从未感受到这样的热情。创始人梅兰妮·珀金斯的创业逻辑很清晰。当时她是一名桌面设计软件培训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频繁听到学生抱怨“学费又贵学时又长”,投入一整个学期却收效甚微。基于此,她萌生了开发一个在线协作平台的想法,旨在让设计的过程更“简单”,更容易得到“帮助”。在商业计划书里,她勾勒出最终愿景,“平台将无缝整合许多以前独立的工作环节,并利用在线社区来提供强大、统一的发布系统。”然而在做出测试产品Fusion Books后,整整三年时间里,没有一名投资人相信她的商业故事,拒绝她的投资机构超过100家。为节省成本,她先是将办公地点放在了父母的家里,并向父母借了一大笔钱维持网站运营,后来她的丈夫奥布雷希特也辞掉了工作,成为公司的专职董秘,一边负责业务拓展,一边联系潜在投资人。Canva创业故事的转折点颇具戏剧性:2011年,梅兰妮·珀金斯参加了由知名投资人比尔·泰组织的创业大赛,仅获安慰奖。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比尔·泰邀请她们两口子参与冲浪派对。巧的是,珀金斯因患有“深海恐惧症”基本不下水,留出大量的时间在海滩上闲聊。多次参加派对后,她意外结识了未来的技术合伙人,前谷歌高管卡梅隆·亚当斯。正是卡梅隆·亚当斯这位深谙商业逻辑、市场需求的创投老兵的加入,帮助Canva完成了从概念产品到商业产品的蜕变,进而帮助Canva拿到最关键的第一笔融资,逐渐走出“艰难求生”的困境中,重新专注于产品研发当中,这才有开头的独角兽故事。。在国内,睿励科学仪器(以下简称“睿励”)同样是一个典型案例。睿励专注于集成电路生产前道工艺检测领域设备研发和生产,是国内少数几家进入国际领先的12英寸生产线的高端装备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进入三星领先芯片生产企业的国产集成电路设备企业。从投资节奏上看,睿励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加速期:2022年以来,睿励共完成4轮融资。其中规模最大、也是最新的一轮融资发生在2024年11月,由金石投资和招商致远联合领投,融资规模接近5亿元。但这家独角兽企业自创业以来的主旋律是“雄心之下的资金困局”。睿励创始人之一高海军曾在专访中透露:“从2005年成立至今,资金从来没有充裕过……13年的总共投入还没有对手在一个项目上的投入多”。一个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场景是,2011年睿励的光学缺陷检测设备(JJX6000)项目虽然申请到了“02专项前立项后补助”的支持,但也仅仅是凑到了启动资金几千万元。而整个项目需要4亿人民币。好不容易完成了原理样机之后,却因为没有资金购买研发零部件而无法持续研发。在最严重的2018年,睿励曾一度面临生产、研发停滞的“至暗局面”。睿励的“转机”同样是一个“绝处逢生”的故事:2019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市场对 “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一大批关键产业链、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角。这一年,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浦东科创集团带着这样的洞察,向睿励伸出橄榄枝,进行了总规模超1.2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同年,同在集成电路生产线上的中微半导体,也意识到了完善从研发到市场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于是在成功登陆科创板之后的首次董事会上,他们迅速通过决议对合作十多年的互补设备供应商睿励进行投资。这两笔关键融资帮助睿励度过难关,重新补充招聘了数十名员工,主要分布在光学、算法以及软件领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与研发。在创投的世界里,幸运儿才有机会成为故事,剩下的都是数字。有研究显示,中国前沿科技成果只有10%-30%能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其中有机会真正形成产业的科技成果又只占20%。根据美国小企业协会 (SBA) 也进行过类似统计,他们取样1994年到2013年的数据,发现只有约30%的企业能够存活10年。因此近年来,创业者除了“技术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逐渐成为了创投行业最重要的命题。学术期刊《BRQ商业研究》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他们通过对全欧洲1656名企业家的分析指出,与 “行业专家”相比,复合型人才更有可能从“创业者”蜕变为“企业家”。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呼吁,创业者应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掌握更全面的商业能力。而赋能早期科创企业、赋能身处早期阶段创业者,正是浦东科创集团成立近10年来的重要使命。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科创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浦东区属一级企业。作为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浦东社会主义引领区建设、拥有雄厚资本实力和良好业内声望的国资创投集团,集团业务涵盖产业投资(VC/PE、并购投资、基金投资)、科技金融(担保、委贷、融资租赁)、创新综合体(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板块,在三大先导产业和浦东六大硬核产业领域,投资培育了中微公司、盛美上海、翱捷科技、芯原股份、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装备等一大批硬核科创企业。截至目前,浦东科创集团拥有专业投资管理团队200人,总资产3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500亿元;参与投资创投基金70余支,参股基金投资项目1000余家;投资培育上市企业近15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56家;通过投资招商落户浦东的企业50家,引入项目总估值超过500亿元;科技金融累计服务科创企业4000余家。此外,成立市场化基金管理平台——海望资本,管理规模已达200亿元。前文提及险些陷入“旋转门困境”的睿励,正是浦东科创集团依托强大生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典型案例之一。2022年7月,浦东科创集团等原有股东共同完成超1.6亿新一轮战略投资后,韦豪创芯(韦尔股份旗下)与海望资本于2023年8月迅速跟进C轮融资。睿励也因此成为中国创投市场中少有的“市场化产业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激活的投资案例。在长期创业投资实践中,浦东科创集团深刻认识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帮助这些早期科创企业和科技创业者推开“旋转门”,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影响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浦东科创集团董事长傅红岩在2025年的新年贺词中强调:“面对未来,我们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于变革的风云中捕捉机遇寻求破局;在创新的征程上大胆探索,自我重塑。”为此,浦东科创集团联合投中信息,即将举办面向早期科创企业的浦东科创-海望登峰CEO特训营,助力更多科技创业者和科创企业实现蜕变。 在特训营中,学员将聆听学术大咖带来的前沿技术分享,接受龙头企业创始人的实战指导,获取科技创业资深专家的行业洞察。同时,学员也将获得科技龙头企业全开放全链条的产业资源合作、以及浦东科创集团多年积累的投资、赋能和培育科创企业经验支持。特训营课程也将聚焦初创企业痛点问题,系统化设计、定制化打造最适用于初创企业创始人的创业培训模块,并通过学标杆、学实战和学真知等不同方法论,来帮助科技初创企业成长,为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创业、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我们诚挚地邀请所有最具潜力的科创志士们报名加入浦东科创-海望登峰CEO特训营,如果:• 您是“优秀的企业/项目CEO、核心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并且您的项目属于以下领域:集成电路行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未来产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光子芯片、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重点领域)。• 目前项目大致处于以下阶段:估值原则上不超过10亿人民币。特别优质的项目可适当放宽录取条件。• 我们也更期待您的项目:属于硬科技项目,处于产业链最上游、价值链最顶端、技术体系最底层,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在细分领域处于第一梯队或具备跨入第一梯队的潜力。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