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品牌光环褪去 价格成卖货王牌

内容摘要价格成首选因素近些年品牌建设成为卖家们的共识,然而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品牌却逐渐没那么“吃香”了。与之相对应的是,价格成影响购物决策的主导因素。安永(EY)最新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消费者正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如价格、价值和质量,同时重新思

价格成首选因素

近些年品牌建设成为卖家们的共识,然而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品牌却逐渐没那么“吃香”了。与之相对应的是,价格成影响购物决策的主导因素。

安永(EY)最新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消费者正重新评估他们的选择,如价格、价值和质量,同时重新思考品牌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超过75%的受访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会优先考虑价格,而不是品牌忠诚度;33%的受访者不再将品牌视为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品牌面临的压力增大 图源:EY

具体而言,有76%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价格差异较大,他们会选择比自己喜欢的品牌更便宜的替代品;有68%的人受访者则更注重物有所值,而不是品牌忠诚度。至于发生这一改变的原因,59%的受访者提到了经济压力。

在不同消费领域,消费者对品牌和价格的态度也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在杂货领域,82%的人更看重价格而不是品牌;在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领域,65%的人首选较便宜的产品,而不是首选品牌;在时尚和服饰领域,71%的受访者优先考虑价格,其中许多人转向快时尚品牌和折扣零售商。

另外,面对不同产品类别的价格上涨,有41%的受访者选择价格较低的家居和家庭护理产品,17%的受访者完全停止购买酒类,约41%的受访者减少了零食和糖果的购买量。

消费者应对价格上涨 图源:EY

安永全球及美洲消费品行业负责人Robert Holston对此评价道,“从历史上看,消费者行为在经济低迷时期会发生变化,但如今的变化更为彻底”。

零售商出招应对

全球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价格正在取代品牌偏好,各个市场的消费者都在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种种现象都表明,如今零售市场是“价格为王”。

面对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不少零售商调整经营策略,最直接的就是降价挽留消费者。例如去年5月,塔吉特、沃尔玛和亚马逊等美国大型零售商集体下调了数千种商品的价格,从零食到家居用品,覆盖范围相当广。 

还有一些零售商迎合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上线比价功能。举个例子,波兰地头蛇Allegro推出“最低价格保证”标志,消费者在购物时无需比价,只需直接点击便能以最低价格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

除了在价格上下功夫外,一些零售商更是紧跟潮流,借助AI工具来了解消费者偏好,并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要想成为关键的购物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58%的受访者并未根据AI建议做出购买决定,还有一半的AI建议偏向高端品牌。

简而言之,如今零售市场充满挑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品牌吸引力的丧失只是暂时的,有65%的受访者仍然认为品牌很重要,但品牌必须加强其相关性,而不是依赖过去的发展基础,做到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

注:文/查理,文章来源:跨境必读(公众号ID:ec-news),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