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米·泽加特博士发现,DeepSeek最新论文涉及的200位作者中,超过半数完全由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培养。
2.中国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量已连续多年超过美国,2022年占比达到37.1%,远超美国的24.4%。
4.事实上,美国对中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高,华人研究人员在美国顶级AI实验室中的占比超过27%。
5.未来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方向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已成为最优选择,有望涌现出更多引领时代的科技成果。
观察者网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米·泽加特博士表示,她的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DeepSeek发布的五篇论文的所有者,详细了解了作者数量及背景,发现最新论文涉及的200位作者中,超过半数完全由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从教育到工作,从学习到科研,都没有任何海外经历。
另一个误解则是,总以为全球顶尖人才都会自动流向美国,这也是想当然了,美国不可能永远占据全球人才高地。
放在以前,确实一些顶尖人才都有留学背景,或海外工作背景,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根据清华大学《2023全球AI发展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量已连续多年超过美国,2022年中国在NeurIPS、ICLR等顶会的论文占比达到37.1%,远超美国的24.4%。
此外,根据斯坦福大学《2024 AI Index Report》,中国培养的AI博士数量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而留美工作的比例却在下降——2019年,选择留美工作的中国AI博士占比为59%,但到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48%。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够培养顶尖人才,还能够留住人才、利用人才,而不再是单纯依赖海外教育体系的输出。
根据MacroPolo智库的《2023全球AI人才报告》,在美国顶级AI实验室,如OpenAI、Google DeepMind、meta AI等,工作的顶级研究人员中,华人研究人员占比超过27%,仅次于美国本土人才。
而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AI Index 2024中,美国AI博士毕业生的主要来源国中,中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2022年占比达到30.2%,比印度(13.9%)和加拿大(6.3%)的总和还要多。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23年的统计,在美国AI和计算机科学相关行业工作的华人占比已经接近20%。在硅谷更是如此,以Google、meta、NVIDIA、微软等科技巨头为例,其AI工程师团队中的华人占比高达3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AI人才的依赖远比想象中更深。而一旦美国的人才政策继续收紧,加上中国科技生态不断完善,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华人工程师选择留在中国或回流中国。
现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未来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是中国人才奔向美国,而是全球人才开始涌向中国。
未来,科技创新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人才争夺战,而是谁能够建立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创造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美国越来越自闭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为了最优的选择,未来必将涌现出更多引领时代的科技成果,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