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温州市良大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弯头|综合性公司|石油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阀门

首页 > 新闻中心 > 苏洵简介(中年发奋,逆袭成“人生赢家”)
苏洵简介(中年发奋,逆袭成“人生赢家”)
发布时间:2025-01-11 02:54:23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四川眉山三苏祠

史上

《三字经》在谈到古人勤学读书的时候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与儿子苏轼、苏辙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年少时纵游天下,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经历科举失败。此后他调整了治学方向,放弃科举考试,闭门苦读十数年,终于大器晚成,不仅创作了《六国论》等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实现了跻身仕途的梦想,还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门三文豪”的千古佳话。

年少贪玩,受兄长影响幡然醒悟

公元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苏家不仅家风优良,还有着很浓厚的读书氛围。苏洵的父亲苏序非常重视儿孙辈的学习,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倾其钱财,购置了大量书籍置于书房。苏轼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他祖父购置的书如汗牛充栋,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环境中。

苏洵的两个哥哥都十分喜爱读书,大哥苏澹读书刻苦认真,可惜身体不佳,求取功名未能如愿。二哥苏涣天资聪慧贤良,从小喜欢读书,也终于不负众望,在公元1027年,考得进士及第。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洵却不像两位哥哥一样那么爱读书。他天生聪明,辩智过人,但少年时代却不爱读书。在苏洵12岁时,苏序专门请了先生来教三个儿子。每当先生讲课,苏澹、苏涣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唯有苏洵对先生所讲授的声律、平仄押韵等做文之道不感兴趣,甚至干脆跑出课堂到郊外去游山玩水,他自己后来也在文章中说起当年顽劣的自己,“予昔少年,游荡不学”。这段事也被欧阳修记载在《苏君墓志铭》之中:“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转变了学习态度呢?影响因素之一是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这一变故让苏洵发现生命的有限与短暂,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游玩山水是否应做有意义的事情。奔丧回来的二哥苏涣,早就听闻这个弟弟喜好山水,便让他写些文章,这本是一个自然的要求,苏洵却捉襟见肘,腹中文墨全无。为了帮助苏洵,苏涣心生一计,决定让苏洵重修苏氏族谱。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苏洵了解到了先祖们勤学奋进、施展抱负的精彩人生,不禁备受鼓舞,顿觉自己荒废时间的可耻,这才决心发愤读书。

以墨当糖

闭门苦读的科考之路

这一年,苏洵二十七岁。在古代,这个年纪妥妥地已是中年了。在苏洵生活的北宋年间,人们的平均寿命在50岁左右,而且流行早学早婚。此时的苏洵已经结婚成家,尚未立业,他对自己的妻子程氏说道:“我自己感觉,现在开始重新学还来得及,但是如果一心向学,就没有时间再顾及家中事务,怎么办?”程氏对丈夫的决定立马给予了支持:“我想要劝你发奋读书很久了,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因为我的要求而读书,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读书毕竟是你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志向,那么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好了,你好好读书就是。”程氏的话如同定心丸,苏洵自此潜心苦读。

下定决心的苏洵读书非常用功。把墨汁当成糖来蘸粽子的典故,很好地说明了苏洵读书的专注程度。有一年端午节,程氏见苏洵一大早就待在书房,怕他饿了,便给他送了几个粽子和一碟白糖。之后她进去收碟子时,竟然发现苏洵把粽子吃完了,糖碟却丝毫未动,而苏洵的嘴边一片黑一片白,又是墨汁又是糯米粒。原来是苏洵读书读得太入神,错把墨汁当成了糖。

这样专注准备科举考试的学习态度让苏洵的文学功底颇深,但令人遗憾的是,苏洵的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苦读一年多之后,苏洵第二次考进士科(第一次是18岁那年参加乡试落榜),不中。之后,他又去参加茂才异等考试,又没有考中。(《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苏洵“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以等科,皆不中”)。

调整人生方向,大器终晚成

37岁这年,在科考之路上屡试屡败的苏洵终于接受了自己“考渣”的体质,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不考了。原因何在?经过三次考试,苏洵得出一个结论,科举考试并非自己所长。这是其一。其二,苏洵已经三十七岁了,从二十七岁开始重新发奋读书考科举,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了。苏洵不打算为科举考试浪费自己的生命—— “此未足为我学也,”决心走自己的路。他烧掉了十年中为科考所作的数百篇文章,继续埋头苦学。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苏洵的人生目标从之前的考科举进士,转移到了两个新的目标:第一是通过博览群书、研读经典,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第二是精心培养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从37岁开始,苏洵闭门读书长达七八年,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欧阳修在《苏洵墓志铭》中描写了其七八年间的读书历程和效果。欧阳修说,苏洵潜心研究了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考察圣贤们遭遇的挫折和顺利之事,出仕、退隐的原因,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著作当中获得思想精华,然后一层一层积累在心中,但抑制着并不表达出来。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直到此时,他被科举考试所累的才华才迸发得淋漓尽致。

在对儿子的培养上,苏洵不仅是两个儿子的慈父,也是他们的不可多得的老师。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从实践上看,苏洵的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苏轼、苏辙与他一同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大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洵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二子苏轼、苏辙在嘉祐元年(1056年)赴汴京拜谒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苏洵献上自己的文章,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认为其可与贾谊、刘向媲美(“虽贾谊、刘向不过也”),并竭力向朝廷推荐苏洵,苏洵的文章因此受到京城士大夫争相传阅,文名大盛,一时之间汴京的学者竞相模仿苏氏所作的文章。这一年,苏洵四十八岁。次年,苏轼、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同登金榜,轰动京师,父子三人才名远扬。苏辙也在52岁那年经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走上了仕途,实现了自己跻身庙堂、兼济天下的梦想。

莫道岁月晚,奋起正当时。纵观苏洵的一生,虽起步晚,还经历了数次科考失败,却靠着自己的一腔抱负和不甘落后的心,终于大器晚成,迎来了璀璨的人生。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